十大将中排名第五,谭政何德何能?毛泽东:“谈政”,名副其实喽
1955年的时候,进行了军衔的授予,十位大元帅那可是名声响当当的。
在十大将里头,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粟裕、陈赓这些大名人,像许光达、谭政这些将军,可能听起来就没那么响亮。说实话,不少人心里头还会犯嘀咕,谭政这家伙,他到底指挥过哪些让人拍手叫好的大战役呢?
说起来,谭政这个人可能名气不是特别大,但他绝对是实打实的厉害。你瞧瞧他的那些经历,还有他都干过的事儿,就能明白为啥他能被评上“大将”这个军衔了。
【1、谭政的“家世”】
1910年那年的秋天,17岁的毛泽东,告别了老家那个不太开化的韶山地方,迈出了探索外面广阔天地的第一步。
在动身之前,毛主席还即兴创作了一首诗,真的挺有味道:小伙子下定决心离开家乡,发誓不学到真本事就不回来,死后葬在哪里无所谓,毕竟这世上到处都有好山水。
诗句里头满是对外面世界的憧憬,同时也亮出了自己那份远大的抱负和志气。
这次出行,毛主席去了个叫湘乡东山小学堂的地方。
为啥要跑到这么个地方来呢?
这个学校里,不光教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经典文化,还教了好多新鲜的知识,像自然科学啊、地理常识、还有英语这些。
在这儿,毛主席得知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都已经去世了。宣统帝溥仪已经当了两年皇上。康有为、梁启超他们思想挺前卫的。
就在那个小学校旁边,毛主席碰到了一位挺有名望的大老爷,他叫陈善仁。
这个人特别有眼光,并且一点架子都没有,还很擅长看人。跟毛泽东聊过天后,陈道良觉得:这小子不简单,心里有大志向!
陈先生看人挺准的。毛泽东也觉得这位乡绅很特别。
没想到,他们俩竟然慢慢地成了特别合得来的朋友,年龄差距都不成问题了。
尽管毛泽东后来离开了东山小学堂,但他与陈道良的通信并未中断,一直保持着联系。在投身农民运动后,毛泽东也时常致信陈道良,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。
1927年刚开始那会儿,毛主席回来了,他跑去湖南五个县看了看情况,还特地抽空去见了见陈道良。陈道良一看,心里头那个惊讶啊,心想毛主席这进步的速度可真是嗖嗖的。
在闲聊的时候,陈道良说了一句话,毛泽东觉得很有道理:这世道啊,非得等到乱得彻底了,才能看出谁是真正的高手,谁才是真正的好人!
然后,陈道良跟毛泽东透露了一件事:“我让我那三个儿子,还有女婿,都去投身革命了,全给派出去了。”
聊了好一阵儿才弄清楚,陈道良家的大男孩叫陈赓,而他女儿的老公则是谭世铭。
从那以后,毛主席就开始特别陈家那些年轻人了。
陈赓这家伙,毛主席老早就有所耳闻,说他是个能人,是党内的好同志,还是从黄埔军校出来的优秀毕业生。
谭世铭这个名字,对毛泽东来说,之前是完全陌生的,他压根就没听说过这个人。
在秋天那次大起义的时候,警卫团里头有个叫谭政的小伙子,毛主席那时候并没太把他放在心上。
到了井冈山以后,毛主席想找个帮手来当秘书,这时候有人给介绍了谭政。
听说这家伙是从湘乡东山学堂出来的,古文功底相当扎实。于是,毛泽东就让人把谭政的那些资料,包括他入党的申请书啥的,都给拿了过来。结果这么一翻,毛泽东还发现了个事儿,原来谭政以前还叫过谭世铭呢。
绕了好大一弯子,毛泽东这才搞清楚,原来那个谭政,就是老朋友陈道良的女婿,同时也是陈赓的妹妹的丈夫。
这个世界啊,真是太奇妙了,有时候感觉它特别大,无边无际,可有时候又感觉它挺小的。
【2、毛泽东:“谈政”,名副其实喽!】
谭政在井冈山时期有幸成为了毛泽东的第一任秘书,但他当时可能并不知情的是,自己的岳父与毛泽东其实有着深厚的渊源。
谭政找到毛泽东那边去签到,就问:领导核心团队在哪边呢?
毛泽东笑着回答说:对,就是这儿了,我一个当书记的,加上你一个做秘书的,实际工作就咱俩来干。
毛泽东没有骗谭政。
谭政在做秘书那会儿,特别厉害的有两点。第一点就是,他字写得特别工整,书法相当棒,心思还特别细腻,整理工作做得那叫一个完美。毛主席的工作报告呢,写得有点乱,因为工作太忙,总是写写停停,这时候就得靠谭政来好好整理一番。第二点,谭政说话组织能力特别强,不管传达啥,都能说得实实在在,条理特别清楚。
这家伙在“政工干部”这行当里,真的是相当拔尖。
毛泽东对谭政手下干的秘书活儿,那是赞不绝口,觉得做得相当到位。
挺遗憾的,谭政在给毛泽东当了一阵子秘书后,就被调回去原来的单位了,他在那里继续干老本行,成了团党委的秘书。
谭政回去后,真的就开始聊起“政事”来了。他干起活儿来特别认真,每个细节都处理得很好,而且特别会鼓舞人心。他不用稿子,也不看提纲,只要往大家面前一站,双手往腰上一叉,就能说个没完没了,真的是超级厉害!
谭政因为政务能力特别强,所以在政工方面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。
1929年秋天那会儿,10月份左右,罗荣桓同志不慎负了伤,于是呢,谭政就临时挑起了大梁,成了红四军第三纵队的政委。
过了大半年,谭政就当上了红四军政治训练部的头儿,那时候他才23岁呢。
谭政就这样,一步步地提升了自己的位置。
到了1935年10月,那是几年之后的事儿了,谭政开始当上了红1军团政治部的组织部长。时间过得挺快,转眼又过了俩月,他接着又成了红一师的政治部主任。
1937年10月份,谭政被委任为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的二把手,也就是副主任的位置。这可是个大官,专门负责政治工作的,那时候他才31岁,真是年轻有为。
三十一岁那会儿,咱们在干啥呢?说不定工作还没啥起色,可有的人都已经当上高级的政治工作领导了。
在打仗的那个解放时期,谭政被派到了东北地区。
东北野战军就像是培养将军的好地方,谭政一开始在那里担任政治部主任,后来调到了第四野战军,当上了副政委,还继续管着政治部的工作。
【3、谭政被授予“大将”,理由是充分的】
新中国成立后,谭政走上了新的岗位,他变成了中南军区第四野战军里的第三政委,同时还管着干部管理部,当上了部长。
到这个时候,你应该已经清楚了,谭政为啥能得到“大将军”的称号。
要是你还不清楚,咱们再看看另外两个头衔:在1954年9月的时候,谭政成为了国防委员会的一员,并且呢,他还当上了国防部副部长。
能当上国防部副部长,还被授予“大将”称号,那绝对是实力杠杠的!
1954年秋天那会儿,10月份左右,谭政接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一个重要职位,成了那里的第一把手的副手,也就是第一副主任啦。
谭政拥有这样的本事和丰富的经验,让他当上“大将”那真是当之无愧,大家都没啥好说的。
有人或许会好奇,谭政为啥能当上大将,是不是跟陈赓有啥关系?或者是因为他老丈人陈道良的缘故?其实吧,这些应该都不是主要原因。在那个年代,靠的不是关系户,主要是谭政自己本身有真本事,资历也足够深厚,所以才够格被授予“大将”的称号。
哎,说起来真是遗憾,到了1955年那会儿,陈道良老先生已经离开人世好久了。要是他还在,那该是多么开心的事儿啊,一家子里出了两位大将,这种情况在全国可是独一份儿的。
当然了,后来啊,陈赓的三个小子都被评上了“少将”的头衔。
大家经常提起一句话:陈家五虎将!这其实是指陈道良的后代还有他的女婿们。
1988年11月6号,谭政老先生走了,活了82岁。而他的大舅子陈赓,早在1961年就没了,那时候才58岁。
给那些值得尊敬的人点赞!咱们得好好夸夸那些让人佩服的人。他们就像是夜空里最亮的星星,指引着咱们前行的方向。他们不仅自己发光发热,还带动着周围的人一起努力,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。这些值得尊敬的人啊,他们可能是在岗位上默默奉献的普通人,也可能是在某个领域有着杰出贡献的专家。不管是哪种身份,他们都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,什么是担当。咱们得向他们学习,学习他们那种不畏艰难、勇往直前的精神。也许咱们不能成为像他们一样伟大的人,但咱们可以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,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。所以啊,给那些值得尊敬的人点个赞,感谢他们为这个世界做出的贡献。他们就像是咱们的灯塔,照亮了咱们前行的道路,让咱们在人生的旅途中不再迷茫。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